《中鹽內蒙古化工重大資產重組被問詢:天然堿項目投資等多方面存疑》
中鹽內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4日披露重大資產重組草案,擬同意參股公司中鹽(內蒙古)堿業有限公司向股東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資有限公司定向減資,完成后中鹽堿業將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于7月30日就此發布問詢函,針對多項關鍵問題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和補充披露。
中鹽內蒙古化工主營鹽化工業務,目前生產純堿采用合成法,而天然堿法成本優勢明顯,公司計劃通過此次交易控股標的公司并投資500萬噸/年純堿產能的天然堿項目。但2022年至2025年1-6月純堿價格持續下降,上交所要求公司:1.結合原材料、生產工藝、能耗、單位生產成本等具體差異,進一步說明天然堿法較合成法在成本方面的優勢;2.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戰略,闡述在純堿價格下降背景下,投資天然堿項目、擴大產能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請獨立財務顧問發表意見。
控股標的公司后,公司需負責籌集和支付68.09億元的天然堿采礦權價款,且后續3年天然堿項目預計投資超150億元,而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賬面貨幣資金余額僅28.49億元。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1.天然堿采礦權價款的資金來源及具體籌集安排,包括自籌比例、利率、借款期限、后續償付安排等;2.后續項目建設的資金投入計劃與籌措安排,結合公司現有財務狀況、融資能力及未來現金流預測,分析對公司償債、營運、短期及長期盈利能力的影響,并充分提示風險。同時請獨立財務顧問和會計師發表意見。
公司聘請估值機構對天然堿采礦權采用收益法估值,金額為70.17億元。2025年1-6月純堿均價1,369.04元/噸,收益法預測初期價格1,250元/噸,5年后漲至1,321元/噸,且草案提示新增產能可能影響價格。上交所要求公司:1.結合市場供需、行業周期、競爭環境及未來新增產能對價格的影響,分析收益法中純堿預測價格的合理性;2.說明僅選用收益法估值的原因,結合標的公司與市場天然堿礦權對比情況,補充分析采礦權價值。并請獨立財務顧問和估值機構發表意見。
截至2025年6月30日,標的公司尚未開展經營活動,無經營資質,天然堿項目建設需辦理立項、環評等多項手續。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尚需取得的經營資質及審批手續,包括審批程序、部門、取得計劃、時間安排、預計量產時間,并充分提示風險。同時請獨立財務顧問和律師發表意見。上交所要求中鹽內蒙古化工在收到問詢函后立即披露,并在5個交易日內書面回復并修改草案。
《光伏供應鏈以創新應對“雙重挑戰”》
中化新網訊 7月24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2025光伏行業供應鏈發展(大同)研討會”在山西省大同市召開。專家在會上指出,光伏行業正面臨內外雙重考驗,需要以技術進步對沖成本壓力,同時強化行業自律,遏制惡性競爭。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曹仁賢指出,行業發展正面臨內外雙重考驗,要凝聚共識,齊心協力,積極應對當前的困境。首先,持續強化創新引領,以技術進步對沖成本壓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其次,要構建韌性協同的供應鏈體系,共同構建更具韌性的產業生態圈。其三,強化行業自律,企業應嚴格遵守行業規范與秩序,協會也將積極響應中央連續部署的行業綜合治理工作,全力配合主管部門完善標準體系,強化自律、監督,堅決遏制惡性競爭的亂象。最后還要積極開拓全球市場,持續提升中國光伏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
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朱曉崗對光伏產品質量提升提出了六點建議:一是加快指導性指南類文件的出臺,二是加強各級分類監管抽樣,三是提升采購及評分的要求,四是增加監造及驗收的力度,五是增加電站巡檢檢測,六是鼓勵使用戶外實證及更符合戶外實際使用的新標準和新方法。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晗談道,隨著光儲加速成為全球主力電源,光儲器件正面臨高濕熱、極低溫、高海拔、高風沙等嚴苛環境挑戰。他同時強調,現有標準體系已難以全面覆蓋這些挑戰帶來的高可靠性要求,行業亟須構建專用的光儲器件標準體系,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郝獻民指出,近年來大同市錨定建設能源之城目標,持續深耕能源賽道,全局謀劃產業發展,緊抓晉北新能源項目基地建設,打造能源綠色轉型的新優勢。目前,大同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已達100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近600萬千瓦,正在實現從傳統能源基地到綠色能源高地的轉變。
2.1、純堿市場分析
本周國內純堿市場呈現先揚后抑的震蕩走勢,價格波動幅度收窄。截至本周四,輕質純堿主流價格在1130-1510元/噸,重質純堿價格在1130-1520元/噸。周初受政策面利好提振,價格底部獲得較強支撐,疊加部分裝置檢修導致供應端階段性收縮,推動各地區價格普遍上調,多數生產企業訂單飽和,部分甚至暫停接單,但下游對高價貨源抵觸情緒顯現,多以低價剛需補庫為主,市場觀望氛圍漸濃;后半周隨著山東海天、重慶湘渝等裝置復產,供應逐步恢復,而需求端持續疲軟,下游以庫存消耗為主,新單成交乏力,期貨市場走弱進一步加劇貿易商謹慎心態,實際成交趨于靈活;至周末,市場呈現供增需弱的格局,市場情緒較前期明顯降溫,下游采購積極性減弱,價格整體持穩,部分地區成交相對靈活。整體來看,本周純堿市場呈現"政策托底、上漲承壓"的特征,產能過剩格局制約上漲空間,下游對高價接受度有限,市場情緒由周初的偏強轉為觀望,預計短期維持震蕩運行,后續需重點關注宏觀政策動向及庫存變化對市場的影響。
本周純堿期貨呈現呈現劇烈震蕩格局,價格先揚后抑再反彈,多空博弈圍繞政策預期與基本面現實展開。周初受"反內卷"政策炒作及化工板塊多頭情緒帶動,主力合約大幅沖高;但隨著政策細節不明朗、新增產能釋放及關聯品種下跌拖累,價格又現單日暴跌。當前期貨市場交易邏輯仍以情緒主導而非供需改善,短期波動或延續,后續需重點關注政策落地情況、企業開工調整及庫存消化進度。
后市預測:
1、下周有前期檢修裝置復產,供應呈增加趨勢;
2、下游仍以低價剛需補庫為主,對高價堿接受度不高;
3、預計純堿市場維持穩中震蕩運行,成交相對靈活。
2.2、純堿市場價格對比
3.1、純堿企業裝置情況一覽表
3.2、周內純堿企業開工率統計
本周純堿行業開工約79.60%,環比上周上升0.51%,據不完全統計本周純堿廠家產量約69.40萬噸左右,環比上周增加0.73%。本周檢修與復產并存,行業開工率小幅回升。
本周國內純堿廠家總庫存168.40萬噸,上周178.80萬噸左右,環比下降10.40萬噸,幅度-5.82%。
5.1、純堿工藝利潤情況
本周截至7月31日,聯堿法利潤106.50元/噸,環比上周增加89元/噸;氨堿法利潤57.10元/噸,環比上周增加92.10元/噸。周內海鹽價格下調,煤炭價格上漲,純堿受情緒影響價格震蕩上行,企業利潤環比增加。
5.2、純堿生產利潤走勢
6.1、本周浮法玻璃市場分析
本周國內5mm浮法玻璃市場整體呈現震蕩偏強的走勢。周初在宏觀政策利好刺激下,市場情緒樂觀,各地區報價普遍上調10-30元/噸,廠家出貨順暢,行業庫存持續消化;隨后市場動能減弱,華北沙河地區受期價回落影響出現報價回調,華東、華南等地下游采購轉為謹慎,交投氛圍轉淡;至周末,市場進入穩中震蕩階段,華北部分廠家靈活調價,華南仍保持小幅上漲但實際成交放緩,其他區域多以穩價出貨為主,整體產銷較上周轉弱。本周價格上漲主要受政策情緒驅動,缺乏供需基本面有力支撐,下游對高價接受度有限,剛需補庫主導市場。當前市場觀望氛圍濃厚,業者對后市信心不足,多數企業暫持穩價態度,僅個別廠家試探性提價,預計短期內價格將維持窄幅波動,后續需重點關注庫存變化及政策面動向對市場情緒的引導作用。
期貨方面,周內玻璃期貨市場波動劇烈,政策動向與成本變化成為短期價格主導因素。前期受“反內卷”政策發酵及成本推動影響大幅上漲,后因宏觀交易情緒轉弱、焦煤價格下跌、需求未實質改善等因素,價格大幅回落。雖有政策預期支撐,但基本面變化有限,市場在情緒與基本面之間博弈,呈現先漲后跌再小幅反彈的態勢,走勢較為復雜,后續關注政策落地及庫存消化情況。